您的位置 首页 知识

《坚如磐石》豆瓣评分引热议:人性黑暗面的深度剖析

电影《坚如磐石》豆瓣评分两极分化

张艺谋导演的新作《坚如磐石》自上映以来,在豆瓣平台引发了广泛讨论。这部影片目前豆瓣打分人数已超过13万,几乎相当于同档期其他所有电影评价人数的总和。然而,6.7分的评分与《前任4》不相上下,这背后隐藏着怎样的缘故?

许多观众反映,删减造成的剧情不连贯是打低分的主要缘故。影片需要观众通过脑补和网络信息的拼凑才能还原完整故事,这种观影体验无疑影响了最终评分。但值得玩味的是,虽然存在这些难题,《坚如磐石》仍连续多日稳居单日票房冠军,某平台对其最终票房的预测高达16亿+。这种口碑与票房的反差,恰恰说明了影片的独特魅力。

郑刚角色背后的深层次人性探讨

《坚如磐石’里面最引人深思的莫过于张国立饰演的郑刚这一角色。张艺谋在开拍前就表示,这个角色的开拓性和挑战性是其最大特点。郑刚与何秀丽(陈冲饰)的”权利夫妻”关系,以及他与杨晓薇之间扑朔迷离的联系,构成了影片最令人震撼的人性展示。

影片中一个极具争议的细节是郑刚与杨晓薇的关系。公映版将其模糊处理为”外甥女”,但种种线索暗示这可能是导演对审查的妥协。当观众看透这一层隐喻时,才能真正体会到郑刚这个角色背后隐藏的极端人性之恶——一个披着正人君子外衣的魔鬼。张国立在首映礼上的发言也侧面印证了这一点:”你感觉到的或许才是对的。”

张艺谋的坚持与《坚如磐石》的深层意义

《坚如磐石》从2019年杀青到最终上映,历经四年时刻,期间的删减修改我们洗耳恭听。但影片最终能够上映,本身就是张艺谋”坚如磐石”般坚持的结局。正如片名所暗示的,这不仅指剧情内容,更代表了导演对电影艺术的执着追求。

虽然受到各种限制,《坚如磐石》仍然成功锁定了国庆档票房冠军。这证明了观众对优质内容的渴求,也展现了张艺谋作为中国电影”符号”的不懈探索。从2002年的《英雄》到2023年的《坚如磐石》,21年间15部作品的创作历程,73岁的张艺谋用行动诠释了什么是真正的”坚如磐石”。

《坚如磐石》在豆瓣引发的讨论远不止于评分本身,它促使我们思索:当艺术表达遭遇现实限制时,观众应该怎样透过表象看本质?这部影片或许不完美,但它所带来的关于权力、人性和艺术坚持的思索,值得我们反复质量。


返回顶部